支原体是最小和最简单的自我复制生命体。由于支原体体积小(100 nm),缺乏刚性的细胞壁,因此肉眼无
法检测到支原体,它们可以透过一般过滤膜,并对很多抗生素都具有抵抗力。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的一
个主要问题,不止影响实验结果的有效性,更会影响细胞工程制药的质量和安全性。
支原体的特征
支原体属于柔膜菌纲,其成员特征为缺乏细胞壁以及拥有多变的形态。支原体对包括原代细胞在内的所有真核细胞类型具有高度传染性。成百上千的支原体可以附着在一个细胞上,与细胞膜融合、繁殖,最终数量可以超过培养细胞1000倍。支原体可以彻底改变细胞特性和扭曲研究结果。而支原体脂蛋白可被Toll样受体2(TLR2)识别并激活免疫细胞3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的特点使它们对常用的抗生素(如青霉素和链霉素)产生抗性。此外,它们的尺寸微小(~100nm),能够穿透过0.2μm的标准过滤膜。因此,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细胞培养物受到污染。
支原体污染对细胞功能的主要影响
支原体与宿主细胞竞争营养素和代谢物前体。因此,它们能改变许多细胞功能,影响到细胞代谢和细胞生长,最终导致细胞死亡。通过对受污染的人源细胞进行微阵列分析,科学家发现支原体严重影响数百个基因的表达,当中包括受体、离子通道、生长因子和致癌基因4。一旦与宿主细胞膜粘附或融合,支原体可以通过干扰信号级联和细胞因子产生,进一步损害细胞5。这些有害效应会强烈干扰实验数据,导致研究结果无
效,特别是当涉及表达TLR2的免疫细胞时,如巨噬细胞。
支原体污染的检测
InvivoGen提供两种支原体检测方法,令您能够及时抵御细胞污染。两种试剂均可快速和准确地检测出最常污染细胞培养的支原体物种。
MycoStrip™是一种能够“即时”(〜1小时)检测支原体基因组的免疫层析试纸,而PlasmoTest™是基于检测支原体脂蛋白的比色细胞分析法。
基因检测试纸条
MycoStrip™
• 适合用于即时测试
• 简单:无需特殊设备
• 快速:实际操作时间<15分钟,总时长约1小时
• 清晰:一条条带 - 支原体阴性
两条条带 - 支原体阳性
MycoStrip™基于等温PCR的技术,在加入我们专有的反应混合物后,靶向扩增细胞培养中,最常见(占95%)支原体物种的16S rRNA基因。在5分钟内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显示区上就会出现检测结果的条带。
产品名称 | 产品说明 | 规格 | 货号 |
MycoStrip™ |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
detection kit (strips) | 10 tests 20 tests 50 tests | rep-mys-10 rep-mys-20 rep-mys-50 |
细胞比色分析法
PlasmoTest™
• 适合常规测试使用
• 简单:使用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比色检测
• 快速:操作时间<1小时。过夜培养后可见结果
• 灵敏:培养上清液中检测限为 5.10(2次方) - 5.10(5次方) CFU/ml
InvivoGen拥有专利的HEK-Blue™-2细胞,稳定表达人源TLR2(支原体脂蛋白的主要识别受体1
),以及一个NF-κB诱导的分泌型胚胎碱性磷酸酶(SEAP)报告基因。HEK-Blue™-2细胞可直接在HEK-Blue™检测培养基中培养,便于检测,是常规检测的理想选择。简单向这些细胞添加测试样品则可以得到比色结果,其灵敏度与基于生物化学发光的分析法相近。培养上清液样品中SEAP报告基因的活性可使用分光光度计在620-655nm下测量。而吸光度与污染物的量成正比。为了您的方便,HEK-Blue™-2细胞会附送Normocin™。Normocin™是一种抗生素混合物,能够防止细胞培养受到支原体、细菌和真菌的污染。
产品名称 | 产品说明 | 规格 | 货号 |
PlasmoTest™ | Mycoplasma contamination detection kit (cells) | 1 kit (250 tests) | rep-pt1 |
PlasmoTest™ Controls | Controls for PlasmoTest™ detection kit | 200 tests | pt-ctr2 |
PlasmoTest™ Refills | Reagents for PlasmoTest™ detection kit | 500 samples | rep-ptrk |
如需了解更多详情,请咨询Invivogen代理商欣博盛生物
全国服务热线: 4006-800-892 邮箱: market@neobioscience.com
深圳: 0755-26755892 北京: 010-88594029
上海: 021-34613729 广州: 020-87615159
代理品牌网站: www.neobioscience.com
自主品牌网站: www.neobioscience.net